盛夏时节,位于湖南省岳阳市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产业链搬迁与升级转型发展项目施工现场,每天有近5000名建设者和生产准备人员在抓紧作业。截至7月底,该项目已完成建设总进度的99.55%,58套主装置有54套实现中间交接,进入生产准备阶段。
这是正在建设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项目(无人机照片)。(彭展 摄)
地处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的岳阳,因水运、取水和排放便利,石油化工产业沿江而兴。经过多年发展,岳阳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基地。
千亿级石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化工围江”问题却日益突出,有的企业紧挨长江大堤,排放的污水、废气长期破坏环境。
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不惜“断臂求生”。2020年,岳阳对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启动“关改搬转”。
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项目原本紧邻长江,地处岳阳的城市人口密集区。如今,新址到长江岸线的直线距离比旧址向后退了2公里,同时,项目采用中国石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环保新技术,对己内酰胺产业链进行升级,不仅产能实现翻番,能耗、物耗也将大幅降低。
岳阳市云溪区区长蒋春艳介绍,己内酰胺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18亿元,能带动发展下游工程塑料、纺丝、尼龙拉伸膜等产业,有望新增产值1000亿元。
除了推动化工企业退出沿江,岳阳还坚决关停粗放型企业,再引导安全环保达标、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搬入化工园区,既能严密监管排放,又实现产业集群成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得到兼顾。
位于岳阳临湘的湖南化工农药生产基地,一度有22家化工企业,形成长达2公里的沿江化工产业带。为了彻底转型升级,临湘在距长江7公里外新建了高标准的绿色精细化工产业园,彻底拆除所有老厂,并进行土壤修复。
走进位于绿色精细化工产业园的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明亮的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不停运转,经过灌装、打包等工序,一桶桶重金属螯合剂发往全国各地。
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11月完成搬迁,通过搬迁顺利完成工艺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生产效率提高,能耗大幅降低,年产能由原来的3.5万吨扩大到16.5万吨。公司董事长李永战说:“通过搬迁完成转型,把挑战变成了机遇。”
石化企业退出沿江,不仅使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逐渐恢复,也让石化产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据悉,岳阳将持续打造“油头化尾”协调发展的现代石化产业体系,规划到2035年全市化工产业收入达到7000亿元。(记者余春生、周楠、刘佑民)
责编:许敏
来源:新华社
梁志平赴三道坑镇督导检查有效衔接等重点工作
全县2025年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暨“项目建设年”活动讲评、市对县年度考核工作调度会召开
九届县人民政府2025年第十三次常务会召开 梁元和主持
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梁志平主持
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全力以赴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盛会”活动奖励激励大会召开
梁志平带队调研农特产品进出口集散中心项目工作并主持召开调度会议
县四大班子领导开展重阳节走访慰问活动
下载APP
分享到